所有led顯示屏人,千萬不能低估這次疫情對于行業的影響和沖擊。表面上這場疫情直接阻礙了一定周期內的led顯示屏出貨,抑制消費需求的引爆,尤其是海外貿易;實際最讓廠商擔心的,則是整個行業商業手段、營銷模式、零售渠道,以及消費需求的變化,如何跟上變化、趕超變化呢?屏企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。
產品創新:唯有硬核實力才能贏戰“春天”
從年前在美國阿拉斯加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(CES 2020)全球廠商所展示的全新視覺體驗的Micro led以及Mini led電視等新產品,到年后國內以利亞德為首的屏企加速Micro/Mini led布局,全球疫情的大爆發,并不影響各大屏企打響這場Micro/Mini LED“卡位戰”。而這也間接證明了,即使市場因為疫情而暫時“冷凍”,但技術的創新卻不會原地踏步,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,誰能搶先拿下技術高地,誰就能領先未來市場。
隨著LED顯示屏產業的技術創新漸漸走進“無人區”,越來越多的屏企也開始把創新的眼光放到產品、應用的革新上。就拿節能一點來說,雖然多年來,行業屢次呈現出綠色、環保的發展勢頭,但反饋在終端市場始終“雷聲大雨點小”,直到“共陰屏”的走紅,才讓市場感受到LED顯示屏節能的優勢。此外,還有智能led屏,近年來控制系統的逐漸優化,讓led顯示屏最終使用者的操作越來越“傻瓜式”化,這也預示2020年以及未來led顯示屏市場的一種走向和趨勢,多元化需求會催生更多個性化品類。
營銷模式:新品類營銷方式撬動新消費
當前,LED顯示產品短視頻營銷模式已經悄然滲入產業了。疫情期間,各個城市點亮地標led大屏為醫護工作者加油!為武漢加油!為中國加油!的短視頻刷屏……屏企紛紛開始嘗試“線上產品發布會”、“經銷商大會”、“技術分享會”直播等新營銷方式,嘗新的同時帶來品牌和口碑的影響力提升,而這必將在潛移默化中轉化為未來的單和量。
同時,疫情讓我們意識到:互聯網時代,要線上、線下兩條“腿”走路才夠穩、夠快!而在建設和優化線上渠道這一過程中,不是單一的產品就能得到客戶的認可,更為重要的是屏企的物流運輸、售后服務有保障,場景解決方案實力以及品牌信譽度靠得住等。此外,也需要思考如何快速實現線上、線下銷售渠道的融合,加速售后優化,推動品牌實力提升等。
智能智造:LED屏企布局未來的必經路
智能化時代,企業的信息化、自動化、數字化帶來的生產效率越高,生產方面受到的負面影響就越小。事實上,近幾年中國LED顯示屏產業不斷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,雖然進程較慢,但效果顯著,在這個特殊時期,到目前為止,產業并未出現明顯“用工荒”。
疫情期間,為了降低成本,保證現金流,可能很多廠商會階段性采取諸如裁員、促銷去庫存等一系列措施。同時,年初的"用工荒"會加劇人力成本的上漲,可能催生新一輪調整等現象,這也就倒逼LED顯示屏企業加快工廠智能制造轉型升級。正如專業人士所分析的那樣:智能制造型公司會有更穩定的生產預期,疫情將加速頭部企業工業自動化轉型速度。
疫情之下,眾多LED顯示屏廠商經營壓力陡增,同時也啟示大家:產業環境和市場環境又在經歷一輪新變局、新調整!對此當前我們唯一能做且必須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——不能只關注眼前的市場啟動和消費打通,更要關注這一輪疫情帶來LED顯示屏行業運營模式、零售渠道、消費方式變化,立足未來1-3年產業的變革走勢,找到一條主動引爆新賽道。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產業調整、消費升級等帶來的每一個機遇!